观音文学

观音文学>宋朝的脊梁 > 第71章 有情有义陈大郎(第3页)

第71章 有情有义陈大郎(第3页)

罐底

“王记”

的篆印不经意间蹭上了丹朱,显得格外醒目。

“市井传言,说陈卿断了九路的糖酒供应?这是为何啊?”

徽宗微微皱眉,目光再次落在陈太初身上。

“王记糖坊的大东家入狱,工匠们人心惶惶,心绪不宁。”

陈太初说着,突然跪拜在地,怀中的账册顺势滑落在地。

摊开的页面上,杭州榷场十月的糖税数目朱红刺目,那数字比童贯奏报给朝廷的少了足足七成。“就像这罐中的糖霜,若是主料断了,任凭添加多少香粉,也难以成其气候。”

陈太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向徽宗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蔡京那标志性的紫袍一角闪过窗棂。

陈太初顺势拾起账册,故意露出夹页里沧州铁匠营的名录。

那上头详细记录着七万工匠的生计数目,恰好是童贯奏请征发民夫的数字,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

“陛下可知,辽主近日也在试制雪魄糖。”

陈太初忽然抬起头,目光扫过龙案上吃了一半的糖渍梅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若王记的匠人流散到北疆……”

徽宗原本捏着糖梅的指尖蓦地收紧,蜜汁顺着掌纹缓缓滴落在伐辽策上,洇出一片模糊的痕迹。

童贯昨日进献的辽东鹿茸还堆在殿角,此刻却仿佛混进了某种令人不安的腥甜气息,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愈发凝重。

当值的杨戬见状,急忙趋前,在徽宗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官家的脸色瞬间骤变,那是陈太初进殿前嘱人送往御膳房的糖霜,竟与蔡京今晨进献的贡品同出一匣。

殿角的铜漏仿佛也感受到了这紧张的气氛,忽然卡住,原本规律的滴水声在这死寂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每一滴都滴落在众人的心头。

“王大郎幼子前日染了牢瘟。”

陈太初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

“若有个万一,明岁元日的祭天糖人怕是要用麦芽糖将就了。”

说着,他从袖中滑出半块黑硬的糖渣,正是三年前初制雪魄糖时的失败品。

日晷针影缓缓挪过三刻,仿佛时间也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变得缓慢而沉重。

徽宗忽然将手中的糖梅掷入银盂,声音略显疲惫地说道:“且将人犯移押大理寺候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