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赵老在检查玉葫芦时,手指偶尔会停顿一下,仿佛在感受着什么。
又过了片刻,赵老将玉葫芦递还给中年男人,微微摇了摇头,开口说道:“看不准。”
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但苏九一听便明白了。
在古玩行里,“看不准”很多时候就意味着“假货”,只是在人家的店铺里,不方便直接说破,给老板留点面子。
中年男人显然也懂这个规矩,脸上露出一丝遗憾之色,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又从老板手中接过一个看起来有些年代的香炉,递给赵老,再次问道:“那这个呢?麻烦您再给看看。”
赵老接过香炉,这一次显得更加认真。
他先是仔细观察了香炉的造型、纹饰、底部的款识,然后用手轻轻敲了敲炉身,听声音。
最后,他将香炉捧在手中,闭上眼睛,似乎在感受着什么。
苏九看到赵老这个动作,心中微微一动。
这个动作,倒是有几分玄门中人通过器物感应气场的意味。
片刻后,赵老睁开眼睛,脸上原本沉寂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虽然不大,但苏九还是捕捉到了。
他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嗯……这件倒是不错。从形制、工艺和款识上看,应该是明朝的宣德炉。包浆自然,铜质温润,气场也比较纯正,应该是真的。”
苏九听到赵老的判断,不由得想笑。
如果说是别的文玩器物,比如字画、瓷器、玉器,苏九可能还需要上手仔细瞧瞧,结合考古知识和风水气场来判断。
但要说到铜器,尤其是香炉这种常被用于祭祀、供奉,天然就会聚敛香火之气和天地灵气的物品,那可真是他的强项。
苏家堪舆术中,对于用于风水布局和祭祀的器物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各种材质的香炉。
对不同年代、不同材质、不同用途的香炉所蕴含的气场,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
眼前这个所谓的“明朝宣德炉”,在赵老开始上手查看的时候,苏九就已经用自己的风水感应能力对其进行了扫描。
这东西压根就不是明朝的,更不是什么宣德炉!
虽然做旧的手段很高明,包浆看起来也有些年头,底部的款识也模仿得惟妙惟肖。
但胎质的细腻度、铜质的成分比例以及最重要的——炉身蕴含的“气”,都与真正的宣德炉天差地别。
真正的宣德炉,历经近六百年的岁月沉淀,又常年接受香火供奉,自然会聚敛天地灵气和香火之气,形成一种温润厚重、古朴典雅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