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眼前这片汪洋相比,那向来被他视作广阔之地的八百里梁山泊,此刻竟如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水洼。
王伦望着大海,心中百感交集,想起自己此前在梁山泊所做的那些狭隘龌龊之事,不禁面露羞愧之色。
他转身面向陈太初,恭敬地说道:“大人,小人此前在梁山,犹如坐井观天,见识短浅,所作所为实在不堪,还望大人海涵。”
陈太初自然明白王伦话中所指与宋江有关,他神色平静,并未怪罪王伦,而是徐徐开口问道:“宋江,宋公明,外号及时雨!想必你也曾得过他的好处?”
王伦赶忙点头,说道:“在还未承蒙大人关照之时,小人确实多得宋公明接济,这份人情实在难以偿还。最近听闻京东西路赋税大幅上涨,他身为押司,怕是会因此陷入危险之境。”
陈太初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嗯,你可以给他写封信,告知他若有什么需要帮助之处,可以来东京找我,或者前往大名府也行,毕竟我如今还是大名府的都监。”
王伦听闻,心中一暖,忙不迭地应道:“多谢大人慷慨,小人定将大人的话带到。”
—————————
腊月初一,京城一片银装素裹,陈太初身着官服,神色从容地踏入垂拱殿回京述职。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梁师成站在一旁,见陈太初进来,立刻尖声质问道:“陈安抚使安置流民逾万,却将其中精壮编入厢军,如此行径,莫非要学那唐末藩镇,拥兵自重不成?”
梁师成的声音尖锐刺耳,仿佛要将陈太初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梁都知说笑了。”
陈太初不慌不忙,从容地呈上《小山港船政录》,恭敬地说道,“卑职所招募的皆是匠户,如今正在为陛下精心打造龙舟。今秋万岁山金明池竞渡,正缺不得这等好船,以彰显我大宋之威。”
陈太初条理清晰,言辞恳切,将自己招募精壮的缘由说得明明白白。
徽宗皇帝听闻,微微点头,略作思索后,朱笔一挥,朗声道:“着陈太初兼提举河北路厢军,总揽剿抚事。”
这一道旨意,无疑是对陈太初的极大信任,陈太初也太让人省心了,同时也赋予了他更大的权力。
退朝之时,高俅手持蹴鞠,有意无意地走过陈太初身旁,那蹴鞠擦过陈太初的官帽,高俅酸溜溜的说道:“陈安抚使好手段啊!只是这球踢得太高
——
当心摔下来砸了童枢密的棋局!”
“太尉真是折杀下官了,我仅仅一支厢军,怎能影响童相棋局。”陈太初作揖道。
高俅看着陈太初说“没什么不敢的,听说你在厢军装了”虎蹲炮“是么?要不要禁军们也见识见识?“
”那是自然,待下官回到大名府,就将虎蹲炮样品给太尉送来。”陈太初说。
“那炮现在还没他的份!”
一个声音从后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