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跳得飞快,手心全是汗。
既要快速浏览筛选,又要时刻注意掩盖自己的痕迹。
比如,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同一个敏感项目进行过多关联搜索。
需要穿插一些看似正常的业务查询。
偶尔还要打开一些无关痛痒的公开报告,停留一段时间,伪造正常的浏览行为。
这简直像是在玩一场高风险的间谍游戏。
赌注是我的职业生涯。
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份名为《星尘计划Q2
季度复盘暨
Q3
规划(草案)》的文档,吸引了我的注意。
文件名后缀是(草案),上传者是一个已经离职的产品经理。
看上传日期,是半年前。
这种非正式的草案往往管控不严。
我屏住呼吸,点开了链接。
谢天谢地!
居然没有访问限制!
我飞快地浏览文档内容。
虽然不是原始数据,但这份草案里包含了大量基于星尘计划用户反馈数据的分析图表、关键结论,甚至还有用户画像的初步描摹!
虽然不够完整、不够精细,但对我来说,这简直是救命稻草!
足够了!
有了这些信息,我完全可以反推出大致的数据分布和用户特征,构建出比
Sarah
口中那个更细化的用户画像!
甚至,可能比她手里经过修饰的数据更接近真实!
我强压住内心的狂喜,迅速将文档另存到我的私人加密
U
盘里。
然后,清除浏览记录,关闭所有窗口,装作若无其事地开始处理其他邮件。
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但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