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希年微微一笑,站在他们桌子面前说:“吃点什么?”
李吉祥仗着自己熟门熟路,主动承担了点菜的职责,还抽空对老板们解释:“这里中午没菜单,除了包子,其他菜都是厨师做什么就有什么。”
安娜和蒋凡都没说话,盛可以一拍桌子,说:“全都点一个,我要试试味道。”
李吉祥得令,转头问乔希年:“乔姐,有啥你跟我说说呗。”
方圆包子店中午卖包子也卖快餐,菜色没有一定之规,完全取决于袁有明大厨头天在农贸市场买到了啥,突然愿意做啥,以及自己想吃啥。
全国各地川菜馆子里常见的回锅肉、火爆双脆、麻婆豆腐,他经常做,因为吃的人多。外地人不熟悉的龙眼烧白、半汤鹅肠之类的原教旨川菜也不时出现,周围的熟客们经常抱着开盲盒的心情来吃午饭,遇到了自己爱吃的固然喜出望外,尝到了新鲜滋味也不虚此行。
今天中午有六个菜,都中规中矩:辣子带鱼、尖椒芽菜炒蛋、芋儿烧鸡、鱼香茄子、干煸四季豆、炝炒包菜。
四个人把菜全都点了一遍,再要了十二个包子、四个锅盔,乔希年在旁边听着,端着写菜板但一个字都没写,客人的话音一落,她说:“291块。”
小李拿手机扫码结账,这时候旁边桌叫加菜,又有一桌叫买单,走了之后紧跟着又有一群人结伴来吃饭,呼啦啦拥进来,坐在盛可以他们对面。店子里人头攒动,热闹得很。
全部桌子都是乔希年管,她空着手各处站一下点单,然后回厨房跟老板一五一十说:“一号桌点了六个菜,191块收了。二号桌点了一个辣子带鱼一个炝炒包菜,两个包子,一共57块,收了。三号桌六个人,点了带鱼、包菜、炒蛋和茄子四个菜,还有八个包子两个锅盔,一共86块,收了。”
老板娘在旁边帮老板记,见惯不惊:“晓得了。你再说一遍,二号桌点了啥子?”
蒋凡听在耳朵里,随口说:“这服务员记性那么好?”
李吉祥一听来劲了,说:“这不算什么,我经常来吃包子,不管多少人,怎么点,她只要听一次就能记住顾客点了什么,一点儿都不乱,也不会算错,而且什么都能算。”
他这么一说,大家这么一听,本来就过去了,结果坐在这里闲得慌的安娜偏要较真。
“那我出个题,你让她心算给我看看。”
李吉祥一愣,有点儿不自在,知道自己给人乔希年找事了,说:“安娜姐,别了吧。”
安娜盯他一眼,不悦道:“干吗心虚,刚才不还吹得挺带劲的吗?”
安娜从盛可以来盛世投资就给他当助理,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公司高层,级别不高,位置重要,大家都愿意和她搞好关系。蒋凡是正经业务部门的总监。李吉祥呢,算是一线员工,要不是因为盛可以今天突然要来吃包子,他压根就没机会跟这几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
人微言轻,他脾气又好,安娜这么一挤兑,他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只好用祈求的眼神看着蒋总,希望有人出来打个圆场,别为难乔希年。
谁知蒋凡看热闹不嫌事大,起哄说:“让她试试呗,看她是啥都能算,还是只能算包子钱。”正说着,老板娘送了菜和包子来,餐具都是不锈钢的,图消毒快捷方便,装盘自然随随便便,和“档次”两个字肯定不搭边。
蒋总和安娜的嫌弃之色溢于言表,李吉祥又不敢率先动筷子,只有盛可以挽起袖子埋头开吃,尤其对芽菜炒蛋啧啧称奇,从头到尾像没听见他们说话一样。
安娜为了配合老板,勉强夹了一筷子放自己碗里,没有半点要吃的意思,继续拿着手机上网搜题,终于挑了一个她觉得合适的,给小李看:“喏,你拍下来拿过去给她,看她能不能算。”
李吉祥一看,这个不知道是哪一年国际奥数的竞赛真题,他自己是理科硕士,还学过高数,一多半也做不出来,顿时满脸为难。
安娜火上浇油:“对了,你拿过去给她现场做啊,别上网搜答案。”
李吉祥僵坐了一会儿表示自己无声的抗议,实在顶不住蒋凡和安娜咄咄逼人的眼神,最后认怂了,站起来过去找乔希年,喊了一声:“乔姐。”
乔希年刚好在收拾旁边两张桌子,一边擦台面一边回应:“怎么了?还要点什么?”
小李特别不好意思,一方面觉得自己欺负人,一方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点儿憋屈也很强烈,他期期艾艾地说:“我同事,说、说请你算个题。”
乔希年一愣:“算什么?”
小李把手机递过去给她看,努力解释:“我们同事,觉得你心算能力很厉害,想看看你能不能算这个?”
乔希年扭头望了一眼,那三个人人模狗样,衣冠楚楚,和方圆包子店格格不入。
这会儿除了坐在最里面的高个子在埋头猛吃,另外两个人都往这边张望,满脸都是等人翻车的表情。她内心涌上来一阵微妙的反感,如同有形之物,卡在那里上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