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文学

观音文学>瑞根作品 > 丙字卷 第一百三十四节 衣锦,指点(第3页)

丙字卷 第一百三十四节 衣锦,指点(第3页)

    一句话把周永春也逗得笑了起来,"不至于,有孚兄卸任,虞臣兄继任,一心想要振兴崇正书院,要和咱们打擂台呢。"

    王永光卸任崇正书院山长,出任工部左侍郎,而山西名士,也是曾任大理石少卿的韩爌出任崇正书院的山长。

    "唔,虞臣比起有孚来倒是更大气,也有手腕,且看他如何吧,不过孟泰你的压力可就大了。"官应震笑着看了一眼周永春道。

    "这么快"

    周永春也知道随着齐永泰入阁,势必要延引一批和他志同道合者进入朝廷,官应震既是其原来在青檀书院的搭档,关系密切,而且还是属于在朝中较为中立的湖广人,延引入朝也不会受到来自江南那边的士人们过于敌视,所以是最好的人选之一。

    "估计就是年后吧。"官应震也已经接到了齐永泰的信函,说可能要等到开海举债第一阶段事宜基本敲定之后,朝廷才能还会有一轮补缺。

    齐永泰的本意是想让官应震进入吏部担任右侍郎,但是估计有些难度,无论是叶向高还是方从哲都不希望吏部变成齐永泰的私家领地,所以更大可能性是去户部,担任右侍郎。

    官应震倒是对去户部很感兴趣。

    户部尚书郑继芝现在是举步维艰,但是看这架势原本希望郑继芝早日卸任的皇上似乎又有点儿改变主意,可能不希望户部调整太大而导致开海举债受到影响,还是需要一个对户部事务熟悉的大臣来稳一稳。

    而且郑继芝在觉察到了这开海举债可能会给朝廷财赋带来的巨大变化之后也开始变得积极起来,所以这种情形下,郑继芝的尚书位置可能还会继续稳一段时间。

    但皇上对郑继芝前期的表现是非常不满的,所以换人是迟早的事情,那么官应震早一些进入户部熟悉情况在齐永泰看来,也是很有必要。

    "伯孝兄的身体还能坚持得住"周永春又问道:"他可都七十三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嘛。"郑继之也是湖广人,和官应震同乡,但是二人关系并不亲密,而且在年龄差距上也比较大。

    "本来我还希望东鲜兄在坚持到后年春闱呢。"周永春摇摇头。

    "等不到那么久了,朝廷事务繁杂,而且孟泰你也知道乘风兄一旦入阁,肯定不会萧规曹随,是想要做些事情的,而且叶方二位虽然政见不合,但是在有些事情上还是看得明白的,九边局面和财赋困境已经到了不解决就可能导致大乱的悬崖边儿上了,宁夏之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