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文学

观音文学>瑞根作品 > 丙字卷 第一百一十六节 领袖,培养(第4页)

丙字卷 第一百一十六节 领袖,培养(第4页)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要比冯紫英更大。

    但是随着春闱乃至殿试之后,各人的表现便逐渐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庶吉士馆选之后,更是有了一个明显的界限,东园学子中除了冯紫英一人馆选成功成为庶吉士,其他人都名落孙山甚至就干脆没有参加。

    这期间除了方有度和郑崇俭因为年龄和原来的关系就比较亲善而一直保持着与冯紫英的密切关系外,像范景文和贺逢圣甚至王应熊都相对要疏远一些了。

    这也在冯紫英的预料之中,毕竟人家也都是进士,都有自己的自尊,即便是共同参与编撰《内参》,但都还是保持着一些距离。

    但随着冯紫英西征平叛归来,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了,冯紫英的脱颖而出不可避免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承认人家在整个青檀书院永隆五年春闱这一科中一骑绝尘的地位,就显得有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

    同年同学这个特定的关系决定了他们日后在大周朝廷中须得要同舟共济,这也是为什么齐永泰要专门提醒冯紫英,同时也要和其他人谈话的原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